说到中国女排首次夺冠,郎平印象最深的就是决赛对日本的那场比赛。第五局中国队以14比15落后时,袁伟
民向大家挥了挥拳头,他从没有做过这种动作,大家马上理解了他的意思:要赢!要个响当当的冠军。
那是万人空巷的1981年11月16日,对中国女排来讲极富意义,不同寻常。全国亿万球迷守在电视机旁,
观看女排决赛。这一天,中国女排开创了我国三大球的新纪元。她们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赛决赛上,以3比2击败
日本队,以七战皆捷的优异成绩首次获得世界冠军。这也是我国三大球项目首次获得世界冠军。
“我们拼死拼活,就是为了这个杯子!”当年袁伟民捧着熠熠闪光的金杯讲出的这句名言,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
。“拼死拼活”这四个字,是对中国女排拼搏精神的高度概括,也是他们英雄事迹的真实写照。
当时,中、日、苏、古、美被称作是“世界五强”,中国队欲在如林的强手中杀出一条路到蟾宫折桂,又谈何容
易!
何况,在10天赛事中,中国队要马不停蹄,昼夜奔波,辗转五地,连赛七场,既是消耗战、疲劳战、持久战,
也是攻坚战。中国队的比赛日程安排得十分不利,队员们不止一次饿着肚子上阵较量。
再苦、再累、再饿,也难不过比赛场上激烈抗争的煎熬。中、苏之战的第二局,中国队竟以0比9的悬殊比分落
后,形势十分险恶,“咬住它”是大家共同的想法。袁伟民及时调换上老将曹慧英,稳住一传,展开反攻;周晓兰的拦网铸起
“天安门长城”,遏制了对方的强攻;郎平、张蓉芳的强攻屡屡施威;比分很快追成10平。关键时刻张蓉芳崴了脚,袁伟民
问她要不要换下来休息,她斩钉截铁地说:“不用换,打到底!”最后中国队胜了。
中、美之争战局胶着,令人窒息,前四局战成二比二,决胜的第五局,双方都摆出背水一战的架势。美国队身高
1米96的海曼凌厉扣杀威力巨大,比她矮22厘米的张蓉芳发现海曼“欺负”她个子小,不时跑到二号位进攻,她瞅准机会
腾身跃起,严严实实地拦个正着,海曼这才知道小个子张蓉芳不好对付。
中日决战更为残酷。中国队先赢了两局,冠军已经到手了,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,因为中国队从来没有尝过
世界冠军的滋味。姑娘们兴奋得难以集中思想而让对方扳成二平,在决胜的第五局中又让日本队由6比12追上并以15比1
4超出,还持有发球权。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,只见袁伟民攥紧两个拳头向大家抖了抖,姑娘们心领神会:要全胜,要个响当
当的冠军!
对方将球发了过来,郎平边跑位边大声喊着:“给我!”郎平是中国女排的“杀手锏”,每逢中国队打不开局面
时,孙晋芳总是把球传给她,凭借她的高点扣杀扭转局势。球又高高吊到了网前,只见她纵身跃起,挥臂猛扣,球应声落地咚
咚作响,这一记重扣不仅夺回了发球权,更重要的是振作了全队的士气,中国队连下三城,以17比15获胜。
在此后的6年中,中国女排获得了“五连冠”。每一次夺冠都给国人以极大的激励,女排团结拼搏的精神也成为
时代强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