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简介 我的故事

不断设想 以余年小心求证

26岁的吴振国我於1939年10月出生於厦门美丽的小岛--鼓浪屿,父亲是经营棉布的商人,母亲温良慈爱,担负著五男四女的生育重任,而我排行第七。

1948年,解放前夕,在局势未明下,我随家人乘搭安徽轮到了香港。最後的一班轮船特别拥挤,风浪却未曾因为这拥挤的航班而减弱,苍茫大海,巨轮仅如一叶扁舟,随波逐流。

好不容易到了香港,在九龙塘附近落了脚,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来。七岁的我不让上街,也没有念书,最多就是到九龙塘小学玩。在那里,看到别人打棒球觉得很好玩,於是有一天背著家人,悄悄坐了三站的电车到商店买了网球马上回来,那次是我在香港的首次"历险"。解放後,我们举家迁到了上海,不久又回到了厦门。

青年小时候我的书念得还不错,却有一次贪玩,和同学到海滩玩了个忘乎所以,次日的作业因而一塌糊涂。女教师二话不说,抄起竹板拉手便打。一下、两下、三下……在全班的注视下,我扬起眉毛,瞪著老师。老师年轻漂亮,脸蛋微黑泛红,目光炯炯逼视著我……六下、七下,猛然我感觉到老师的手在抖,眼角闪著泪花,我呆了、泄气了、垂头了,眼前一片雾茫。直到很久以後,我才明白老师为什 哭了。现在想起,当时真的是"打得好"。

1983年摄於卢山从小我就喜欢画画,最难以忘怀的是在中学担任学校黑板报、班专刊的美编,总爱想些花样活跃板面。曾经在讽刺版头画了只极具攻击性的大黄蜂,活灵活现,至今如在眼前。另外也很喜欢看书,对外国名著情有独锺,尤其是狄更斯o屠格涅夫、雨果、安徒生的作品。

高中毕业,遇上了"大鸣大放",喜爱画画的我一头栽入。我的一个同学负责写文章,我负责配漫画,作品不少,当时还沾沾自喜,忘乎所以。高考放榜,全班八人名落孙山,而我赫然居首。大学是深造的基础,是知识的桥梁,无法念大学一直是我的遗憾。获"555创见大徵集"的荣誉後,初中的班主任刘老师看到了我的专访文章,也曾来电致贺,并说:"当年未上大学太可惜了。"

可幸,毕业後的我进入了人生另一所大学,厦门第一塑料厂,开始了我的漫漫人生工作路。刚开始担任操作工,吃食堂、睡宿舍,与工人同甘苦共喜乐,无论在技术上或待人处事上都学到了不少。工人们直来直往,没有心机,豁达大度,在他们身上我发现了生活的另一种方式,做人的另一种态度。有感而发下,写了数篇表现工人生活的小小说,包括《锅炉房风波》、《雄壮的交响曲》、《扑克迷和小红旗》等作品,刊於厦门日报,为工人所乐见。

过了一段时间,我被调往化验室试制新产品,并赴上海新一化工厂学习参观,组织扩大试验。工厂後来更名为第二化工厂,期间也担任食堂采购、总务办公室等工作。

继"大鸣大放",我经历了"文化大革命",但这一次,我选择了"逍遥派"的角色,紧守岗位,也担任文艺宣传队的工作,为贫下中农演出。我把心思放在生活上,因而学会了不少手艺,写大字、绘画、修理摩托车、自行车、缝纫机、配钥匙、做二胡等都会,而且来者不拒,有求必应。

妻子张剑影年轻时所摄自进入塑料厂,我的生活就没有和它分开过,而在里面,我也找到了共同生活一辈子的伴侣--我的妻子。刚认识的时候,我常用自行车载她到市区看电影。第一套看的是歌仔戏,她托我买票,我给自己也买了一张,和她一起去看。不太喜欢那套片子,散场时她问我喜欢看吗,我当然答:"喜欢。",实际上我看得都快要打瞌睡了。一场电影两毛钱,那就是我们的娱乐。

我的两个宝贝儿子两年後,我与第一个女朋友、也是最後一个结婚了。婚礼很简单,只是双方亲戚随便吃顿饭,婚後生活也很简朴,日子过得平安淡泊,没有大富大贵,也没有贫困忧愁。一年後,迎来了第一个孩子。初当老爸,非常高兴,不过问题也不少,照顾孩子常常是鸡手鸭脚,换来老婆一顿骂。

妻子操劳家务,尤爱干净,扫扫抹抹勤快得很。而我则十分被动。我爱弄些小玩意例如玻璃摆设,常把家弄脏了,罪名则是"不尊重她的劳动成果",不过,对我的"劳动成果",她还是很喜欢的。我们有两个儿子,都已长大成人,又皆未成家,这桩倒是妻子的心头大事。

自制玻璃宫灯庆回归

我的业余爱好实在太多,总爱变著花样搅些新鲜事,其中一样是玻璃手艺制作。到处都有废玻璃,一把玻璃刀,一把钳子,我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玩意,包括彩灯凤船、孔雀开屏、玻璃盆景、水族箱、宫灯等,亲戚朋友喜爱也乐而为之,由於市场上没有,成品也相当受欢迎。

我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筋,做些小发明。在厦门,大街两旁栽有无数高大的芒果树,每逢收获,工人爬树摘果,负重采摘,不但弄到汗流浃背,不小心者还会折枝摔伤。於是我用铁丝弯了个采摘器,扎在竹杆上,套上尼龙袋,试验一下果然可用,芒果一个个乖乖入袋。

1995年摄於家中,身後的玻璃制品皆为闲时利用废玻璃所制

活了六十年,一生中最难忘有两件事。一是在1982年获"市劳模"称号,同年再获"省劳模"称号,在我这个曾经是家庭出身成分不好、经过"大鸣大放"洗礼的人,能够获得"劳模"的荣誉,真是别有一番滋味,尤感骄傲。後来再获不少荣誉,包括1984年获"市劳模",1985年获省"五一奖章",1986年获"市劳模"。荣誉纷至沓来,我只以平常心对待,总觉得别人怎 想、怎 说都可以,重要的是认准了自己的路。

1982年获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我总以为获得"省劳模"就是我人生的最高峰,没有想到在迟暮之年获得了"超凡555创见新星"的荣誉。一个退休职工,能够有所作为,更感振奋。亲戚朋友恭喜不断,厂长更亲自到我家祝贺,并邀请我到厂里的联欢会分享经验。

从过去走到现在,这种充满荣誉的日子也让我战战兢兢,盛名之下,不能说有点累,但心里总觉得更要做好自己,不负众望。

退休的生活自由自在,现在我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看书、读报,仍然在小工艺制作中忙个不亦乐乎。最近,我正在研究自行车防盗锁,提高高压锅安全性,又在电视上得知不法商贩收集大量用过的针头返销医院,瘾君子反复使用,增加艾滋病的传染机会,因此正在研究一次性针头。时间充足,我就用余下的时间再贡献社会,再造福人群。

1994年退休与工友合影

联络 555stars@sina.com